如何在美國高中開設一門中國文學課

辛苦了一年,終於到了令人期待已久的暑假了!雖然很想不顧一切地進入玩耍模式,但是看到一些老師已經開始準備下學期的課程,我也不好意思鬆懈太多。在備課之前,想先回顧一下上個學年在高中開文學課的心得。從2017年秋季到2018年春季,我在現在任教的私立女校開設了一門中國文學課(Chinese Literary Studies),對象是美國的高中生,用的是英語授課。


教戲曲時所畫的臉譜


在介紹課程之前,我想說說自己的文學背景。高中時國文和英文是自己的強項,本來想考外文系,但指考成績讓自己誤打誤撞進了112的中文系。四年下來,覺得獲益最多的是文學概論、中國文學史、文字學以及東坡詞。研究所轉戰華語教學領域,學的多半是漢語語法相關的理論,以及近年歐美盛行的第二語言教學法,因此在文學涵養的部分逐漸生疏。在鼓起勇氣告訴學校要開這門課的時候,還找了以前的課本或文學作品惡補了一下。

開課動機
開中國文學課的目的,最初是希望能壯大自己的中文項目,另外也期望能幫助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加強自身的文學素養。前者在一年的課程下來養成了幾位忠實的中文課學生,後者則因中國學生父母的修課考量(來美國讀書還是希望能多吸收西方知識),未能達成所願。


上學期的Syllabus截圖

由於這門課並非語言課,我任教的學校將之分在elective的課程中,所以教學目標和一般的中文課大不相同。上學期(秋季)的課程著重在宋代以前的作品,從神話、先秦哲學、兩漢詩賦、唐詩、宋詞、史書到唐傳奇,目標是讓學生能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認識中國古典文學的特色。下學期(春季)的課程則跨越元明清三朝以至當代作品,主題包括元曲、明清四大小說、近現代散文和小說、以至於當代的電影作品等,目標是讓學生用更廣闊的視野分析中國古典到近現代的文學發展。


下學期的Syllabus截圖

這樣的安排非常具有挑戰,畢竟三、四千年的文明進程是難以用一年的課程概括的,更何況我還得用第二語言(英語)教學,對象更是對中國文化完全不了解的美國高中生,所以開學第一個星期就後悔了。騎虎難下的我只好硬著頭皮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,用Sabina Knight於2012年出版的"Chinese Literature: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"設計往後的課程,再結合西方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梗來吸引學生的注意。


上課時所使用的課本 
(圖片來自Amazon.com官網)

用活動結合生活
再次說明,我教的是九到十二年級的高中女校。這個年紀的女孩是一種奇妙的生物,不論中外,皆對愛情和未來抱有各種想像,而她們最想擁有的大概是預測未來的超能力。這時《易經》就成為課堂中未卜先知的媒介: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兩儀生四項,四項生八卦。透過網路上找來的銅板占卜,布置成課外實踐的project,女孩們自然會相互交流,為家人朋友預知一下近期的運勢。


根據Wiki How網站做的投影片

談到老子時用John Lennon為例,介紹一下當年這位流行歌手對道教的執著。在課堂上還放了他和小野洋子的"Imagine"(以下連結),之後介紹宋詞時更讓學生找流行歌自己改寫歌詞,有位學生還在課上表演Michael Jackson的歌呢!


用John Lennon的歌表達老莊思想

另外一個突發奇想的活動,是使用近年很流行的meme。我在教諸子百家的時候,試著讓學生製作一些有孔子或老子圖像的漫畫,引用一兩句quote或是自創一些具有諧音的句子,希望能加強他們對這些學派的印象。我的作法是先在課上提供一些例子,再布置成一個小作業,隔天上課再於課堂中發表。


我在網路上找的例子


學生Alyssa做的meme

詩也能巧妙地融入文化活動中。談到中國詩,不得不從屈原開始,我找了《天問》的英文翻譯,再讓學生製作成文字詩;另外也藉機說明端午節的由來,以彌補中文課無法介紹之憾(因為通常已經放暑假了)。在此附上我的課堂學習單和其中一張slide:


學生還能舉一反三,找出文中所引用的中國古代寓言

教唐詩時更結合了傳統國畫,除了讀英文的翻譯和講解作者和時空背景之外,也讓學生根據幾首山水詩作畫。當然,過程中會先介紹基本的書法概念,再帶到戶外寫生,然後才慢慢引導由詩入畫的過程。完成這個project之後,再讓他們挑一位作者製作數位portfolio。我要求他們用的網站是canva.com,但也可以使用google slide和我分享。以下是我的投影片和學生作品:


我的投影片

學生Aria做的報告
(連結在此)

用電影加強文本的歷史背景
電影是文學的一部分,無論是改編或是獨立發展,影音中所呈現的視覺刺激和對白中的文字都是一種創作。許多老師在教語言時經常使用電影作為輸入,我認為教文學時更應如此。我在第一個學期介紹了蘇軾的赤壁賦,因此放了吳宇森的《赤壁(上)》;而下學期介紹《三國演義》又放了《赤壁(下)》,並談到原著和後人改編的問題。這學期中教到中國現代文學時,還放了張藝謀的《活著》,雖然沒機會給學生看小說,但也藉此說明了中國歷史發展對文學的影響。學期末把焦點放在國際舞台上,因此以李安的處女作《推手》引導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傳統中國文化的挑戰。


在Google Classroom上設計的問題討論


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現代文學的話題之一。從2000年高行健的戲劇和小說,一直到2012年莫言的作品,都列入課堂討論中,然使用不同的project呈現。高行健的介紹以得獎發言為主,討論較多的是文學的本質。介紹莫言時,雖然沒機會放《紅高粱》的電影,但用張藝謀導演和女演員鞏俐做引子,也銜接得不錯。我還使用了莫言的短篇作品《養貓專業戶》(Cat Specialist)為例,和學生一起探討文學和政治的關係,以及翻譯作品是否是種改寫等話題。值得分享的是,我用了StoryBird網站(第一學期已跟學生介紹),讓他們改寫這篇作品,效果還不錯,請見下圖學生的成果。


學生Helen的作品

評量方式
大家都知道評量(assessment)有很多種,形成性評量(formative)不只可用來檢測學習者的學習狀況,也可以幫助老師檢視自己的教學目標。最理想的方式是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測驗方式,然後用backward design(反向設計)來建立教學活動。由於這是第一次開這門課,我採取的是一邊教一邊修改、每教完一章就小考、到期末再出期末考卷的方式。雖然不符合理想的情況,但若有機會再開一次課,資料也都全了。


章節小考範例

總結性評量(summative assessment)也能為課程增添多元性,透過報告和小組研究,學生不僅可以自發性地找出想討論的話題,更能因此激發出創造的樂趣。舉例來說,在讓學生看完《竇娥冤》的劇本之後,請學生創作一個小劇本,參考中國傳統戲曲的表演形式,如開頭每位角色都要先介紹自己,或是使用一些象徵性的事物(扇子或手絹等),這些小細節都能成為rubric的一部分。


引導學生寫劇本的投影片

最後,我想感謝學校大膽讓第一年成為全職老師的我開這門課,雖然有點pilot性質,但我也從中成長了不少。從語言老師跨足到文學,也參考了英語老師的一些教學技巧(像研究寫作中的MLA格式),以及西方分析文學的一些慣用模式。如果還有機會開這門課,我想把課程訂在中文四的程度,除了可以融入更多和語言相關的活動,也許還能安排講者或是校外參觀的活動,以增添文學的趣味性。

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