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派對文化

感恩節家庭聚餐

從沒想過自己會變成派對動物,家庭式的那一種。

第一次自己舉辦派對,是剛到美國的那一年,和室友一起舉辦充滿華人風情的餃子聚會。那一年還是fresh off the boat,對人情世故還沒有太多的理解,僅僅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決心,用著半生不熟的廚藝和參差不齊的餐具,完成了初次的派對體驗。當時生澀的英文和對跨文化交流的陌異感,逐漸在練習中變成生活的重要成分。


第一次自己辦的派對

我想對很多留學生和移民來說,生活就是這樣的吧。沒有人一開始就如魚得水,我們用笨拙的腳步跟上別人的步伐,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讓自己快速成長,一邊想辦法緩解思鄉之情,一邊找出自己的長處面對人生。從離家和離開熟悉的友人那一刻起,凡事都充滿了新契機,我們試圖在新環境中活出自我,會快樂也會寂寞,但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得其樂的能力。

有好一陣子,我對於沒有知心好友相伴而感到洩氣,在學校還不太能跟同事打成一片,私人時間也受限於日常瑣事而難以拓展交友圈。但轉念一想,何不自己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呢?在工作上,可以藉由參加研討會或培訓建立人脈;在生活上,當然也可以藉由舉辦類似的聯誼活動認識新朋友。以往只喜歡和認識的人hangout,而現在想hangout的人不一定隨侍在側,那就想辦法認識更多可以hangout的人吧。去餐廳太花錢又不一定好吃,不如就在家變出美味的料理吧!

和朋友一起包餃子

回想在台灣的聚會總是以餐廳為主,人人都有一份口袋名單,往往只要訂好時間,打電話到餐廳預約即可。因為居住空間有限,還沒結婚的朋友多半仍和父母同住,就算選擇租屋但住處也不大,所以不太會舉辦家庭派對。反倒結了婚的朋友因為有了孩子的緣故,較常邀請大家來家裡作客。

搬到鄉下美國之後,除了分到的居住空間增大之外,也因為夜生活的選擇甚少,去酒吧又浪費錢,所以日常娛樂多以參加在同事或朋友家的聚會為主。幾年的經驗累積下來,在不同社交情境的磨練中,開始能理解箇中的樂趣和技巧。仔細想想這也是社會化的一部分,出了舒適圈,在各方面都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,如何在賓主盡歡的同時照顧到所有參與的人。

參加朋友的喬遷派對

從參加派對的角度來說,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伴手禮愉悅的心情。辦一場派對,主人從策劃到準備都下足了工夫,所以客人也沒理由兩手空空地來。一般而言,若派對沒有指定的主題,可帶些甜點、啤酒或葡萄酒作為貢獻,當然也要依主人的年齡層和性格做判斷。再者,有時不一定知道會在派對上遇到誰,有可能是彼此共同的朋友,也有可能是完全不認識的人,若主人太忙而無法一一介紹的話,主動和陌生的人搭話是非常恰當的做法。沒機會正式自我介紹也沒關係,聽聽別人在聊什麼,偶而插幾句關鍵的話,然後再藉機聊聊自己,是美國人常用的社交方式。

就舉辦者的立場而言,除了自我期待能辦場歡樂的派對之外,也希望賓客能建立良好互動。我和老公都喜歡邀請朋友來家裡玩,在我們家辦過的活動有:生日派對、中秋烤肉、萬聖節扮裝派對、聖誕節家庭聚餐、反聖誕節派對(Festivus)、新年倒數派對、教授聚餐、中文老師茶會、火鍋派對、餃子/包子派對、中國新年慶祝會......等。由於每次的主題都不一樣,邀請的對象也不同,所以都需要依據這些因素來設身處地為大家著想。如果是較熟的朋友,我們會請他們早點來幫忙(做點心、布置或打掃),比較不熟的朋友則是提醒他們準時赴約。大家通常也都會帶一些東西,但如果是成本比較貴或採買麻煩的派對(像是火鍋或烤肉),我們也會建議大家留下一些小費(5-10鎂)。

萬聖節變裝派對

手指餅乾

因為每次的主題都不同,所以我們也會選擇提供不同的點心和活動。如萬聖節會有女巫手指餅乾和綠色的punch、中秋烤肉會有必不可少的月餅、慶生時會有自己做的蛋糕,還有感恩節和聖誕節一定會有惡魔蛋(devil eggs)。此外,我們也根據賓客的喜好安排不同的活動,除了留一點大家mingle的時間之外,有時也會有卡拉OK或各種桌遊等活動。遊戲類最受眾人喜愛的遊戲是"妙語說書人",前陣子比較愛玩的是狼人(有點像殺手),近期大家喜歡的是Dominion(中文翻譯好像是"皇輿爭霸")和Ticket to Ride(鐵道任務)。

桌遊:鐵道任務

幾年下來,我開始理解這裡的交際文化。美國雖然自由,號稱平等,但在我看來種族的交流還是非常分離的。雖然這個現象因人和居住地區而異,但大體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"泡泡",泡泡內是自己習慣的生活和人事物,泡泡之外則充滿未知或沒有興趣的事情。有些人只願意守著自己的泡泡,偶而融入附近的小泡泡,彼此親密相伴;但也有一些人,他們願意飛到較遠的地方,認識新的泡泡,交換彼此的所見所聞。

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有時花點時間和舊雨新知相處,或到處旅遊並和當地人交流,是加深人與人的連結的一種管道。因為了解對方,所以減少了恐懼,也減少了莫名的仇恨。我想這世界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,而理解是需要透過交流才能達成的。這些年的派對體驗,除了讓我認識了學術圈的先進和來自不同文化或領域的朋友,也開始培養組織及為他人著想的能力。期待明年能繼續努力維持這些得來不易的友誼,一同分享生活中的美好與失落,在碰撞中激盪出更多火花,然後尊重並包容他人的想法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