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是適合探索的季節
三月轟轟烈烈地過去了,就連生日月的四月也一晃而過,迎來的是陰晴不定的五月。正如這個過了一年還未完的新冠疫情,時間依舊無情地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畫下深淺不一的年輪。無論是在全球、美國或者台灣,各地都發生了不少憾事。從緬甸軍政府的強勢,到美國的幾起槍擊案而引發大規模的反亞裔仇視行動,台灣火車撞擊的事件,印度疫情大爆發,都顯示了今年春天的躁動。趁著天氣漸暖,許多思緒、靈感和回憶不斷交錯湧現,訴諸文字之前先來看張照片,聽首屬於春天的歌吧。
在米國的日常無太多變化,每天關注的新聞就好像連續劇一樣,帶著太多餘韻讓人去猜想。異鄉已經逐漸變成比家鄉熟悉的地方了,但是很多時刻還是覺得自己是局外人,就算勉強坐在桌前也插不上話。即使兩年前已經成功入籍,工作和人際也慢慢得心應手了,遇上各種突發狀況才發現不少待觀察和探索之處。關於文化,關於歷史,關於自身的定位,大都是要在親身經歷過一些事情後才會理解。究竟誰是美國人?究竟誰在主導文化?學校教的歷史是誰的觀點?沉默的模範少數何時才能團結發聲?儘管這些問題暫時得不到解答,也或許永遠都沒有解答,但打開的潘朵拉之盒已經關不上了,敲響的鐘聲也已經在人們心中留下銘印了。
下面一段話引自"'Today, I Am A Witness To Change'"一詩:
Today I will ferry you across the troubled waters.
hold you close, in any way you crave.
Today, I think not only of the cold ignorance of man
but the small ember of warmth we transfer when we love.
Today, I rise.
Today, we stop telling lies.
I will stand.
I will speak.
在工作方面,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們都時刻感受到各方面的壓力。疫情下所有的新嘗試都充滿了不確定性,雖然危機就是轉機,但一邊蓋飛機一邊飛行的過程中,依舊充滿著毫無方向感的焦慮。近期當然持續參加了不少PD和教學方面的交流,不少人都談到跟社會正義有關的內容。身為學校裡的少數族裔,在面對種族問題的時候不免成為"代表",不但肩負著為所有"看似"跟自己一樣的人發聲的義務,還不能公然和學生或家長的期望背道而馳。好在同事的價值觀還是相近的,改變不了系統,就在能力所及的範圍灑點種子吧!柔性地訴說歷史和社會責任,讓聽得進去的學生化為行動,朝改變世界的夢想之途邁進。(有興趣讓學生討論華人歷史的可以參考我做的教材:华工的历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merican Workers)
越接近期末,那股趨之不去疲乏感越加強烈。在這種不正常的情況下堅持了一年,就像口罩已成為皮膚的一部分一樣,人們也早已忘卻了疫情前的日常了。回不去台灣,那就看看電視劇吧!這兩天終於追完了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,八零年代的魔幻寫實劇情讓人入戲甚深,九十九樓上有的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?故事裡離開的人們還會有回家的一天嗎?羅大佑的《之乎者也》真是電視劇最好的寫照,也輕巧地反映當下所處的現實:
眼睛睜一隻 嘴巴呼一呼
耳朵遮一遮 皆大歡喜也
大家都知之 大家都在乎
袖手旁觀者 你我是也
此致那些失去了卻長存在記憶中的一切,祝大家在新正常時代下還能保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。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