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了一個星期的網路課,然後呢?
上周是我們學校第一周的網路課,每天一邊調整著在家工作的節奏,一邊還要關心時事、兼顧生活品質,其實也不比在學校輕鬆太多。這陣子不停地吸收新知,無論是讀文章或是參加線上的教學分享,再次體會到老師們對轉換教學場域的焦慮感。今天想從自身的經驗出發,談談過渡期的心態調整,以及一些有趣的新嘗試。
因疫情而移師網路的筆友計畫(學生停課前寫的信)
幾年前接觸到"翻轉教室"的概念,但一直沒有勇氣付諸實行。一方面是相信語言課堂操練的必要性,一方面是沒有時間製作大量的教材。這次疫情迫使大家使用線上教學,我也才正式有系統地使用許多網路上的資源來做為教學主軸。為了清楚讓學生了解學習目標,每周上課前我都會把該周的學習內容傳到班級網站上,還會一併上傳作業的內容。
中文二的課程網
我們學校用的課程平台是Veracross,如果用Google Classroom的話可以參考我的舊文,用Canvas的老師可以看看下面Sara Chao老師的講解:
每班每周大概上三到四次課,每次大約二十分鐘。上課時我使用的是Google Slide,開頭簡單導入話題,然後只著重一項語言任務的練習,像是一個語法點、當天的生詞或漢字、說故事等。等學生都熟練了之後,讓他們分組討論或練對話,如果用Google Hangout Meet Meet是用另建Meeting room的方式,Zoom則有Breakout room的功能可以使用(參考百人實作的分享)。學生練習完課堂任務之後,就可以做作業。下圖是我布置的作業範例之一:
學生的課堂練習
給學生的課後作業範例
作業方面,我每天盡量使用不同的媒介,像是Google Form或EdPuzzle的聽力練習、Flipgrid的口語錄音、Padlet的寫作任務,還有使用可以提供差異化選擇的"choice board"。為了讓學生依照個人的興趣或步調自主學習,近年不少外語老師都會使用九宮格或是更多選項的小任務,讓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後達到練習的效果。我自己在布置的時候,希望能照顧到聽、說、讀、寫和動作等類別,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參考這個範例。
某位學生完成後的成果
老師使用Google Doc的suggestion給學生反饋
線上教學的效率是很重要的,實際連線的課堂每分每秒都很寶貴,但也不見得沒有輕鬆的時刻。我也用過Kahoot或Gimkit讓大家連線玩遊戲,在學習告了一小段落後透過這樣的互動來放鬆,或是布置成線下的活動,也不失為一種自步學習(self-paced learning)的方法。下面是上周金瓔老師在CLASS的網路急救包系列分享的Gimkit教學:
免費版的Gimkit也看得到學生的成果
每天盡量以一到兩種平台為主,如果要介紹新的網站,個人建議當天就以那個網站為主,不然容易花太多時間在說明。學生一般一點就通,但總有一兩個需要花點時間解釋,所以在時間安排上也要考量到這些因素。一旦重新建立好上課的常規之後,在備課上也會開始比較輕鬆。唯一比較麻煩的是作業管理需要花點時間,如果使用不同的平台,還是要有個統一管理的地方,像是建立一個文件夾記錄所有的帳號密碼,還要在課程網站上設置好連結,才不會在改作業的時候手忙腳亂。
家裡的工作空間
家裡的工作空間當然也要打理好,找一個安靜的角落來做長期抗戰的打算。如果沒有條件的話,可以參考最近CNN所報導一些有趣的例子。每天都是新的嘗試,每周也都可以根據前一周進行調整。我自己下周的目標是要多在課堂上使用Pear Deck作互動,還有讓學生完成更多的interpersonal活動。希望很快又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未來的成果!
本周主打歌:洗洗洗洗手(拼音歌詞)
參考資料:
老师好,老师看到我之前的留言了吗?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留言成功。。。
回覆刪除您好,不好意思,我没有看到留言。能麻烦您再留一次吗?
刪除刘老师您好,想问一下您“笔友”项目是如何组织建立的呢?对这个很感兴趣。怎么让学生愿意去写信交朋友呢?老师如何管理呢?
刪除还有一个问题是,choice board如何评分呢?每个作业的评分标准是一样的吗?如何保持公平性呢?还是说给completion grade~?
谢谢您!
关于笔友的项目,我一般是和附近的学校或是国内的学校建立关系,然后再和学生配对。开始的时候会比较花时间,但是学生一旦开始后就会很期待,毕竟现在很少人真的写信了。我把笔友的项目放在学期的要求中,属于interpersonal的部分,当然在课上也会花一些时间让他们练习。
刪除另外,choice board我通常都拿来作为课堂参与的一部分,所以是completion grade。我也听说有一些老师是设计成作业,也许可以考虑使用rubric来评分,比如完成度、语言准确度和流利度等。
希望这样回答到您的问题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