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中文教學的多元文化反思

沉澱了好幾天,終於還是決定提筆寫下自己的反思。反省自己在成長過程中、所接受的教育背景、以及實際參與教學活動的這幾年中,是否有意或無意造就當今這種"系統性的歧視"。儘管心裡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,但是這次我是真的聽到了,而且也會持續去聆聽,並嘗試接受所有在教育現場可能遇到的各種令人不適的對話。身為老師,我們總天真的以為"教育"是解決一切的良方,但卻沒想到偏見會加深誤解,然後持續催化彼此間既有卻視而不見的矛盾。身為語言老師,我們總自詡多元,卻不自覺地將自身文化中的道德感強加於人,彷彿學習這個語言就非得接受這樣的思想和文化。如果現今的人類歷史正在經歷一場文化衝擊,我想我們才剛過蜜月期,真正進入"焦慮"的階段吧!但願經過眾人的內省與爭取,能踏上"調整"的道路。

改編自人類學家Kalervo Oberg所提出的文化衝擊

中文課裡隱含的大漢族主義
在語言課中,特別是中文教學,在"以學生為中心"的前提下還是帶有不少傳統的儒家色彩。我們教導學生"尊師重道",上課時起立下課時敬禮,雙手接受或給予老師東西,許多我們覺得非教不可的文化行為,現在看來並非那麼理所當然。母語為中文的老師多半來自漢人為主的社會,即使在海外任教,有時連自己適應當地文化都顯得措手不及了,更遑論顧及學生的身分認同以及追求社會正義這些話題了。所幸這幾年開始陸續聽到幾位中文老師在會上談及性別、種族和包容(inclusion)等內容,並開始用不同的例子示範如何避免觸及地雷、還有引導學生正向思考、甚至是在教學材料中融入多元文化等,才逐漸看到中文教學領域的成長。(例子:以前暑校的同事孫毅老師在NCLC的所做的一篇名為"Race, Sex, and Gender in the American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"報告)

在出國教中文以前,我在研究所或是教學中所接觸的多半是日、韓、東南亞或是來自中美洲的學生,當然也有一些從歐美各地來的同學。當時只對於跨文化交流感興趣,熱衷於體驗文化差異的種種層面。偶然想起台灣社會中對於新移民的差別待遇的現象,或是在修"多元文化教育"時提到美國作為台灣教育模範的"包容性",都只是一閃而過的想法,在課堂中並沒有仔細思考或關注其中的真義。直到在美國初次體驗異國生活,親身經歷了好幾次的文化衝擊,作為"新移民"的我也才慢慢了解到,所謂的"包容"也經常只是形式而已。

2014年在北藝大教中文的學生來自韓國和中南美洲

這讓我想到剛搬到美國南方時,就住在華人較少的城市。記得有次去酒莊品酒,在吧檯前一邊和老闆聊天一邊小酌,忽然他就問我"那是不是妳妹?"我回頭遠遠一看,一位年輕的華人女子正走進門來,但八竿子跟我打不著關係,只是恰巧跟我有相同的膚色而已。當下其實很詫異,但現在已經想不起來到底自己的反應是什麼了,只是對於南方人的無知感到遺憾。但是回頭一想,自己似乎也在和非裔美國學生交流時,很白目地"讚美"了對方的頭髮,甚至還要求要摸一摸,每次想起這段經歷、甚至在打下這段文字的當下,都依舊感到無地自容。

某個南方酒莊的美景

美國白人優越主義下的教育現場
在美國的公立中學教書的那年,面對的是低收入、領免費午餐的孩子,其中多半是非裔和墨西哥裔。那一年對我帶來的衝擊非常大,其一是自己並沒有在美國求學的經驗,對於學校文化和課堂管理還在摸索的階段,在遇到教學瓶頸時、或對這些學生的生活處境感到無力時,往往會陷入社會對有色人種的既有成見裡;其二是同事間也沒有太多的互動,在Tittle 1學校工作的老師,不是為了領退休金,就是一有機會就跳槽,校長、副校長每兩、三年就大換,很難建立一個為學生著想的團隊。在這短短一年中,我第一次對教學感到徬徨,甚至開始考慮轉行。在申請到私立學校的工作後,又一方面覺得自己對不起這些讓人又愛又恨、卻又老是問我"明年會不會回來?"的學生,一方面又覺得身為老師,但卻幫不了這些孩子而感到挫敗,於是就以複雜的心情告別了這種教學環境。

令人無法忘懷的一群孩子

剛到私校教學的時候,面對的大部分是白人學生和同事,雖然又有新的文化挑戰,但是對於這種"表面和平"的職場,大家平常相敬如賓的感覺還是比較得心應手的。因為是在女校,所以開始關心起女性自主權、性別平等的話題,也第一次指導即將"變性"的學生,對於第三人稱也開始感到小心謹慎了。在中文課上,雖然可以自豪地說"Ta"是個跨性別的詞,但對於白話文中的"他/她"、"你/妳",甚至在給學生起中文名時也有了不少煩惱。我教過兩位不認同自己生理性別的學生,當時想破頭、把名字改了又改、多方跟學生交流後,才真正訂下ta們在中文課上使用的名字。隨後在討論家庭、男朋友女朋友等話題,或是在寫評語的時候,也都要仔細斟酌,才能照顧到所有人的感受。在這所學校,其實學生來源非常多元,除了來自當地的中產階級的白人家庭以外,還有非裔、拉美裔、被領養的華人、中國留學生、非洲留學生、加勒比海留學生...,每次作文寫到自己的家鄉,總是令人覺得教學相長。當時也注意到參加非裔的學生非常積極參與"Black Student Union",而中國留學生因為種族問題受委屈時也一起為她們抱不平。有時看著這些十幾歲的女孩子勇敢地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利,反倒覺得身為大人的我,唯一能做的是給她們支持,實在是太窩囊了。

離開前和美麗的前學生們合照

去年夏天開始在另一所私校工作,在受訓的過程中,校長就頻頻提到"inclusion"是學校改革的方向之一,在各種教學會議中也可以聽到不同背景的同事所分享的故事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,某位出櫃的同事提到家長會時所提供的餐點是"福來雞 (Chick-fil-A)",而眾所皆知,這家如此受歡迎的南方快餐店是不支持同性婚姻的,所以這位同事對於學校/家長會只提供這樣的餐點作唯一選擇感到不平。回到自己的中文課中,有時還是會不小心根據學生的膚色,而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的母語(或父母的母語)是西班牙語。雖然極力避免自己說出不合時宜的話,但也能感受到無知和偏見其實無所不在,更明白身教的重要性。近期還有亞裔的學生找上我,說要成立"Asian Affinity Group",我想這是因為covid-19初期所造成的種族衝突所致。在經歷過去這兩個多月來的線上教學和隔離,雖然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,但我想這樣的問題並沒有消失,只是暫時沒有被拿出來討論而已。

Covid-19爆發前的春節活動學生和功夫老師習武的情景

說到線上教學,公、私立學校的教學成果立現,對於家庭背景、父母社經地位天差地別的孩子們來說,現實差距就更大了!這就好像在玩大富翁時,一開始就拿了比較多的錢、擁有多項資產的玩家,跟開始時只能拿比較少的錢、被限制不能買房、甚至有擲骰子限制的玩家,在本質上就受到系統的限制(實驗內容詳見柏克萊大學的實驗)。"不平等"(inequality)其實無所不在,也會影響到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程度和學業表現。經過這次的佛洛伊德事件所引起的抗爭,我更加深刻而謙虛地反思自己過去教學上的表現,也開始下定決心要打從心底好好做為一個聆聽者。最近不少品牌和教學機構都提到了自身的立場,並做出具體的規劃,說明未來如何付諸行動。ACTFL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回應,甚至提供不少限時免費的資源供外語老師參考,其中這本"Words in Actions"更是值得一讀的教學書。


ACTFL所出版關於社會正義的教學工具書

中文教學的多元文化實踐方向
關於中文課上的多元文化教育,雖然只有上述雜亂的反思,還有一路犯錯所得到的體悟,但我想這也代表我們有更多探索的空間。未來無論是課程設計、教學材料、課堂互動、社群活動等,方方面面都要有更縝密的思考,在發言或是給學生反饋前也都要更加小心謹慎,不只是把自己套到對方的鞋子裡,而是從更全面的、社會上的角度出發,而非用"大中華"的帽子逃避或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語言和文化。近來不少語言學會也紛紛發表聲明,在社群軟體上寫下對平等和包容的支持,下面這張是我們北卡中文教師學會的內容:


在教師培訓方面,除了鼓勵剛來海外的老師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共存意識,還要發展出更多"入鄉隨俗"的教學實例(甚至跨學科合作),不但該結合時事,也應該更多地包含了解學生、提供反思機會這樣的活動。如此一來,老師們可以更快速掌握當地的文化風情,也能降低衝突和教師流動性大的機會。我理想中的教育,是希望營造正向思考而時刻内省的學習氛圍。對學習者而言,"學中文"应该是一個令人充滿自信且備感尊重的過程,而不只是一場永無止盡的文化衝擊。


最後分享一下我做的Quizlet

留言